聚乙烯材料侵权 | 美国杜邦公司起诉两2家中国企业!

2024-11-12 16:00

来源:化工邦、中外涂料网等

2024年10月,杜邦宣布,已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起诉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等公司,理由是侵犯杜邦Tyvek®品牌和产品相关知识产权 (IP)

来源:杜邦公告

杜邦公司要求ITC调查并裁定这些侵权行为,并发布一项普遍排除令,以禁止任何侵权材料进口到美国,包括原材料和任何形式的下游产品。

资料显示,闪蒸法非织造布(杜邦Tyvek®,即特卫强®),是杜邦公司于1955年发明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于1967年规模化生产,杜邦垄断了该材料长达近60年。Tyvek® 一直在不同的工业领域提供着高效的包装与防护方面的材料解决方案,包括个人防护(PPE)、医疗包装、建筑围护以及工业包装与印刷制品。

青昀新材



10月13日,AB两轮融资被中建材、高瓴创投、东方雨虹等多家资本大咖垂青的青昀新材回应来了。据媒体报道,青昀新材创始人陈博屹向记者证实,公司在美国被杜邦投诉一事确实存在。

“针对国外企业的投诉,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严格遵守全球知识产权法律和相关市场的合规要求。下一步,公司将通过法律途径,合理合法保护自己权益。”陈博屹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及产能目前没有变化,公司经营一切正常。目前只对产品出口到美国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据悉,杜邦此番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诉的的争议产品——Tyvek®品牌材料是由100%高密度聚乙烯(HDPE)采用杜邦专利工艺闪蒸法纺粘制成的一种材料,集纸、纤维、薄膜的优点于一身。具备所有透气无菌包装材料中最高级别的微生物屏障性能。

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青昀在2019年成功实现闪蒸法超材料整体制程工艺突破,创立了自有品牌鲲纶™(Hypak™);2022年,青昀新材投产3000吨级闪蒸法超材料产线;2023年,两条6000吨的单线产能建成,成为中国首座产能1.5万吨闪蒸纺丝碳中和一体化工厂。

按照陈博屹的说法,闪蒸法非织造布由杜邦公司于1955年发明,于1967年规模化生产,杜邦垄断了该材料长达近60年。而在2019年,青昀成功实现闪蒸法超材料从微观原理、纺丝控制到后处理加工的整体制程工艺突破,自主研发自有品牌鲲纶Hypak,并实现中试线小规模量产,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闪蒸纺超材料具有强防水性、透气性、质轻、高强 、阻菌、高洁净度等特点,在医疗包装、建筑节能、安全防护、工业包装、消费品等领域拥有近百种成熟的应用场景。是防水企业必不可少的上游重要原材料之一。但该项技术及规模化生产能力曾长期被某美国世界500强企业垄断,也因此成为全球范围内高度供不应求的稀缺性材料。

陈博屹告诉记者,为打破该项技术的垄断,青昀新材历经近10年的艰苦自主研发工作,实现技术、工艺、设备多方位自主创新,于2022年成功实现闪蒸纺超材料鲲纶™的规模化量产,解决了中国在该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问题。青昀新材也因此成为国家工信部“先进制造业‘揭榜挂帅’十大重大产业技术需求”揭榜企业之一。

青昀新材吸引了很多国家级资金投入,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建产线、强化供应链体系及扩建团队。中外涂料网注意到青昀新材 2023 年 5 月完成 B 轮融资。据东方雨虹报道,此轮融资超亿元,中建材新材料基金领投,高瓴创投等参投,东方雨虹持续加注。青昀新材曾于2022年完成由高瓴创投、东方雨虹、中金资本、绿动资本等参投的超亿元A轮融资。

来源:公众号文章

产能方面,2022年,青昀新材投产3000吨级闪蒸法超材料产线;2023年,两条6000吨的单线产能建成,成为中国首座产能1.5万吨闪蒸纺丝碳中和一体化工厂。

“竞争才能加速市场的成长,同时把最大的利益带给客户和消费者。而“一家独大”只能带给客户更高的价格,欠佳的客户体验。市场的良性发展不应该是某一企业的‘一家独大’,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陈博屹表示。


当盛新材



另一家被起诉的中国企业,是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起诉后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发布声明公告:“当盛公司的技术、产品及业务均不侵害任何第三方专利、版权、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

来源:公众号文章

当盛公司在2016年制备出第一束闪蒸法纺丝高强度超细聚乙烯丝束;2017年搭建中试平台、申请技术专利、注册“Dawnsens”品牌商标;2018年实现吨级量产;2019年建成闪蒸法超高速纺丝及非织造布产业化生产线,并实现了商业化量产;2022年,当盛新材投产3000吨/年闪蒸法非织造布材料产线;2024年5月,当盛新材料产业园二期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预计到2025年,产能将达到1.2万吨/年,10年内产能将达到10万吨/年。

该公司已获授权知识产权9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软著13项,国内外注册商标超过150项。承担了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成为工信部第一批生物医用材料揭榜挂帅企业,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纺联技术发明一等奖等23项国家及省部级荣誉。

未来发展



闪蒸法非织造布材料在全球范围内,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着极为巨大的缺口。每年的需求量高达20亿至25亿平方米,然而实际的市场供给量却不足12亿平方米。就我国而言,每年仅仅是直接销售从国外进口的特卫强产品,年销售额便能够达到 2.5亿元。


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27.5%。另外,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全球防护服市场在2023年-2033年期间将以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此外,我国对闪蒸法非织造布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与重视。据悉,202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携手发布了《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闪蒸纺丝成布工艺技术的攻坚突破,积极推动其在医疗包装、防护用品以及印刷品等各类产品中的广泛应用。


未来,相信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前景巨大。


来源:化工邦、中外涂料网、官方平台等


免责声明:“ 知闻传媒 ”官网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旗下知产荟萃及低空新视界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均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会后图集 | 2024第二届亚太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创新峰会在沪顺利收官,期待下次相遇!

创新驱动,产权护航:2024第二届化工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论坛 7月25-26日 在苏州顺利收官!

圆满落幕,明年再聚,“中国医疗器械知识产权发展高峰论坛”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 查看原文


关于我们



“知产荟萃”是知闻传媒旗下一家专注于为医药、化工、新材料等知识产权领域从业者提供会议信息和前沿知识产权资讯的新媒体平台。


作为一个集信息交流、互动合作、知识分享功能于一体的平台,“知产荟萃”旨在打造一个专业人士的聚集地,共同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2024年更多行业内活动,请关注知产荟萃微信公众号



海普思:作为知闻传媒战略合作伙伴,专注于专利翻译领域,立志打造世界级的专利翻译公司。



海普思擅长生物、医药、化学、ICT、机械、电学、汽车等领域,涵盖48个语种,译文可直接提交至当地专利商标局(PTO),且经过代理所的全文审核。其服务涵盖多个方面:专利文件翻译,例如 PCT 和巴黎公约申请递交文件(包含多种语种及文件类型);诉讼文件的外译中翻译(具备资质且得到法院认可);国际论坛上的口译(涉及中英日韩德法 6 种常用语言);以及 100 多种语言的法律文件翻译。【如有专利翻译需求可以扫码咨询】